广州市
城市形态
基本形态:广州城市形态是一个以中心城区为主,以老城区+周边组团+南沙海洋组团+郊县区的一种空间形态。
广州作为一个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城,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被称为“羊城”或“穗城”。广州面积7434平方公里,2016年末常住人口1350万,人口增量居一线城市首位。目前,《财富》 世界500强企业已有288家在广州投资兴业,其中120家把总部或地区总部设在广州。这意味着,每两家世界500强企业至少有一家在穗投资。
三产占比: 2016年广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万亿元,全国城市经济总量排名第三。全年实现三产占比1.22 : 30.22 : 68.56,是广东省各地级市中第三产业最发达的城市。以会展业为代表,享誉全球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直在广州举行, 以规模最大、时间最久、档次最高、成交量最多而荣膺“中国第-一展” 的称号。
文化进程:广州在唐朝时就是世界性的贸易港市;清朝时,广州是全因唯一对外开放的商埠。1979年改革开放后,广州被列为计划单列市和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活力得到释放,突破了束缚经济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到20世纪90年代,基本形成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的局面,广州的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产业结构逐渐调整,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1997年后第三产业开始占主导地位; 2005年,广州经济地位排全国第三位。作为珠三角的中心城市之一,广州是全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最快的城市。从过去依靠发展工业经济,以汽车、石化为代表的重工迅速发展,形成以出口加工业为特色的工业发展格局,转变成今天依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服务业经济,广州人的服务、创新意识也在增加。
文化特色
文化人才:广州作为我国最发达的广东省省会城市,高等院校数仅次于北京,居第二位,集结了全省97%的国家重点学科、80%的高校、70%的科技人员和95%的博士,2016年在校大学生及研究生总数达112万,数量居全国第一,人才供给占绝对优势。
时尚城市:素有“千年商都”之称的广州有全球一级港口及国际机场、中国三大医疗中心之一、中国三大通信枢纽、互联网交换中心和互联网国际出人口之一。2016年,机场客流、货邮吞吐量均进人全球20强,迈人十强城市行列。
一线城市: 近年来,“国际化” 已成为广州城市发展战略之一。尽管广州已同北上深齐名国家四大一线城市,但是与北京、上海相比,广州的国际化水平仍然差距明显,缺乏叫板世界一线城市的底气,“国际范”也颇为不足。
文化特色与品牌
1、文化地位
文化业态:近年来,广州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继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扩大到933亿元,占CDP比重持续攀升,已达到5.15%,2016年广州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已突破千亿元大关占DP比重持续上升,特别是在动漫游戏、装备制造、新闻出版、影视制作、版权交易等方面,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过去几年,广州文化产业支柱地位进一步增强。数据显示,201年至2015年,广州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约12%,高于同期GDP增速,文化产业CDP比重在湾区中仅次于港澳,达15%左右。
广府文化:广州是广府民系的核心地带,广府文化的发源地之全境可通用粤语。广府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亚文化,且占有主体地位。岭南文化是我国民系分布最广、情况最复杂的地区文化,包括广府系全部、客家和福佬系的大部分。但广府文化较岭南其他亚文化在多方面有自己的长处,主要的特点是重商、开放、务实、兼容等。全球使用粤语的人数约7000万,岭南占57%,是广府民系的大本营。
2、现代文化
互联网文化:广州是全国第三大互联网城市。广州互联网产业以游戏、微商等为主,这些都与广州千年商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并无多少具有市场经济思维的新兴互联网产业。广州互联网企业2016年的全国互联网百强企业中,广州占了8席,有全国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网络游戏排名全国第二的网易公司,中国第一家手机测览器公司UC,国内第一家上市动漫企业广州市达力传媒有限公司,原创动画年产量全国第九、儿童漫画全国领先的广州漫友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拥有近9亿活跃用户的微信,专业品牌特价网站唯品会等。广州并不缺互联网企业,应创造更佳的互联网经营环境,发展新兴互联网企业。
动漫文化:广州具有深厚的动漫文化功底。多部国产动漫片均出自广州,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猪猪侠》《巴拉巴拉小魔仙》《快乐酷宝》等。广州涌现了奥飞动漫、原创动力、漫友文化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动漫企业,其中漫友文化公司出版的《漫友》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华语动漫期刊。首届全国动漫美展于2017年12月在广州开幕,这是继中国国际漫画节、中国动漫金龙奖原创动漫艺术大赛后,再一个落户广州的全国顶级漫画美术盛事。当然,广州动漫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广州政府的支持,早在2006年广州就将动漫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发展,并出台多部相关支持政策。会展文化:依托岭南文化、举办展会等特色资源与平台打造了一系列丰富的文化盛会,如广交会、广州国际汽车展、广博会、留交会、金交会等。广交会即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每年举办春秋两届,每次为期一个月,于1957年首次举办。从106届开始展出时间作了调整。广交会展览面积超德国汉诺威,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展馆。在最近的2017年121届春季广交会中,累计完成出口交易额300.2亿美元。广州留交会是我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广泛的海外人才交流平台。2016年,升级为“海交会”的留交会参会人数达7000人,其中海外人才3000人左右,参会规模创历史新高。
艺术文化:艺术文化节庆是广州的又一特色文化名片。中国流行音乐界唯一常设的国家大奖中国音乐金钟奖永久落户广州,2016全国钢琴调律大赛也在广州举行。此外,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华语动漫金龙奖、羊城国际粤剧节、中国国际漫画节、华人文化艺术节、国际音乐夏令营等都是广州同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窗口。
制造文化:广州的文化装备制造业走在全国前列。如珠江钢琴早已名扬四海,不少世界知名的其他品牌都是广州制造的。珠江钢琴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26%,国内市场占有率34%,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钢琴制造商”。此外,广州制造的灯光、音响等演艺设备产值也居全国首位。广东集中了我国70%以上的专业灯光音响企业,产值占全国行业总产值的80%。2016年万达的全球体育总部也将正式落户广州。
3、文化底蕴
传统文化:广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的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两千多年的文明史留下了许多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主要有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黄埔波罗诞庙会、广府庙会等一区一品民俗文化活动,传承唱粤剧、粤曲、醒狮、龙舟、羊城花市等特色民俗活动。
饮食文化:广州的饮食文化闻名全国,是中国十大美食之都,所谓“食在广州”,每年都有美食节,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早茶文化。广州的茶市分为早茶、午茶和晚茶。广州人在闲暇时也以在家里饮“工夫茶”为乐事。“工夫茶”对茶具、茶叶、水质、沏茶、斟茶、饮茶都十分讲究。此外,由于气候原因,饮京茶也是广州人的个生活习惯。
深圳市
发展概况
1、文化进程
基本概况:深圳简称“深”,别名“鹏城”。深圳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同龄,成为经济特区这30多年以来,深圳通过大胆发展与创新,各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深圳是我国与北上广齐名的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深圳2016年末常住人口1190万,土地总面积1996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大小排名倒数十名以内的城市,经济总量却能够雄踞全国第四。单位面积GDP产出,更是至少二十年连续排名全国第一。财政收人居全国大城市首位。
设立特区: 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贸易和投资并不是在全球范围流动,这时的中国百废待兴。为加强与世界经济的对接,更大强度引进外资,20世纪70年代末,中央同意广东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灵活挑地和实行特殊政策。1980年, 当时仅3.3万人口的边陲小镇深圳有幸得到中心的批准在2000平方公里土地上划出327.5平方公里作为经济特区。自此江圳一夜之间获得全国关注与支持,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在政策引编和天然区位结合下,一个撬动中国变革的崭新引擎在珠江东岸野蛮崛起深圳在1992年对原特区土地进行集中统征,实行全面国有。
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成立不久,就打破了以前依靠外留出口的产业发展格局。在继续发展以劳动密集为主体的“三来一补”工业外,开始与中科院合作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20世纪80年代,建立深圳科技园。20世纪90年代举办了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
阔步前进: 1992年, 邓小平南方谈话,迎来了深圳二次创业时期。特区的经营模式开始出现一些变化,一是重视科技进步,以高新技术产业替代部分“三来一补”产业,淘汰部分劳动密集企业。二是确定第三产业的支柱性地位,如金融、贸易、中介、服务、交通等,重视人才培养,为科技和金融、发展提供良好环境。这一时期,深圳涌现了大批创业企业。
1987年12月,深圳以公开拍卖方式做成了新中国第一笔土地交易,是中国大步迈向市场经济轨道的标志性事件,最终导致宪法关于土地使用权的修改。
2、创新之城
科技领航:进入21世纪后,经济科技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知识产权已成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对外开放的世界舞台中,深圳代表我国参与国际创新力竞争,三次位居福布斯中国大陆创新城市榜首。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05%,规模实现五年翻番,研发投人规模 相当于全球排名第二的韩国。相对香港的研发支出主要来自教育机构,深圳的工业企业研发占比高达87%,研发强度更是香港的5倍。深圳的国家、省和市级创新载体达1283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5万件,连续十二年居全国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4%,占GDP比重提高到40%,成为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最大、集聚性最强的城市。外地机构倾向在广州设立分支机构,而深圳则是本地注册公司在外地设分支机构的最大来源地。
“创客之城”:深圳是全球电子产品的生产基地,拥有高科技产业集群。深圳的工厂^能够接受小批量产品加工,拥有备受创业者称赞的硬件配套能力。在深圳,1小时车程内能采购到各种产业配套要件,也能迅速找到工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创新产品,在周边市场可快速实现产品模型测试,使初创小团队免于成本的担忧,因此深圳是一座真正的“创客之城”。
文化特色
开放文化:深圳受岭南文化的经商风尚、改革开放的发展目标、毗邻香港的区位条件所影响,有着中西合璧、开放融合的文化氛围,同时商业气息浓厚,市场经济发展良好,社会资金活跃,到处充满机会。作为一座新兴的大城市,深圳也直以全面开放的姿态迎接产业与人口的多样性。虽没有大院大所,缺少高水平大学,但深圳通过人才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具有海外背景和国际视野的人才。
年轻文化:根据腾讯发布的一份《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报告》显示,深圳是全国最年轻的城市,年轻人口净增率高达22.53%。我国经济发展俨然已从依靠人口数量逐渐过渡到依靠人力素质,年轻人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活跃,年轻人占比高的城市也是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
包容文化:在我国的几个-线城市中,深圳最具包容性。在深圳流行着一句口号“来了深圳就是深圳人”,这极大地加深了一批又一批怀揣梦想南下深圳的逐梦者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特区成立之初,向全国各地招工,深圳为这些有激情有理想的人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梦想舞白。二、商业文化 深圳金融产业蓬勃发展,2016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8768金融文化: 金融业资产规模稳居全国第三。深圳吸引了174家亿元,占GDP的14.8%,法人金融机构前来落户,市分行级以上金融机构达404家。深圳在我国的中小板上市企业中连续9年排名全国第一一,2016年完成IP0121宗,数量上超香港排名全国第一,且占全1球1.5%。深圳的VCIPE机构累计近5万家,注册资本约4348亿美元,创投机构数量和管理资本占全国三分之一,互联网金融占全国三分之一,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占全国半壁江山。
传统人文:严格说来作为特区城市发展仅30多年的深圳是一个缺乏文化底蕴的城市,但是作为我国年轻人比例最高的城市,深圳不缺天马行空、无中生有的创意与艺术。深圳科技实力突飞猛进,为文化产业注人催化剂”,闯出了一条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展会文化:深圳举办了多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展会,有力地带动了深圳的交通运输、酒店、旅游等三大产业的发展。如中国设计大展、深圳创意设计新锐奖、深圳国际设计周、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等创意设计展,汇聚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深圳城市土地展,经过11的土地推广交易平台。年的专业运者,已成为中国土地类展览规模最大、参展城市覆盖地域最广
现代文化
平台文化: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文交所)、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等国家级文化产t (文博会)、深平台互动配套,带动作用日益凸显。依托“文博会”、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等平台,推动优秀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走出去,使深圳成为中华文花“走出去”的重要基地。设计文化:深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设计之都”,为深圳设计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从起源看,世界现代设计奠定于现代工业生产基础之上,改革开放后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启的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进程。在对深圳特区的创造性战略设计中,包含了对市场经济和外向型经济的大胆设想与探索,带动了深圳设计业的蓬勃发展。
创意文化:过去10多年,深圳文创产业异军突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达5亿元。“文化+科技”“文化+创意” “文化+旅游”等新业态迅速发展。全市建成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 62家,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达13家,集聚效应明显。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1757亿元,占全市GDP的10%。
时尚文化:深圳现代年轻文化是很有前景的。2017WDC世界杯第十五届国际标准舞世界公开赛于7月12日至16日期间在深圳体育馆举行。这是由世界舞蹈总会授权、亚太区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标舞赛事之一。本届赛事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代表队5000多名选手参赛。来自全球国标舞强国的选手们将在深圳展开激烈角逐。2017深圳国际手风琴艺术周将邀请多名世界顶级手风琴大师来华,挑战了全球最大规模手风琴合奏活动。艺术周两年一届,期间举办了国际手风琴比赛、手风琴乐团展演、全球最大规模手风琴合奏等,汇聚了国内外一流手风琴演奏家和教育家。据介绍,艺术周在5天里举办9场手风琴音乐会,包括4场剧场内音乐会和5场广场音乐会。演奏者均为世界顶级和国内一流手风琴艺术家,多名演奏大师都是首次来华演出。
大众文化
艺术文化:深圳是艺术的海洋,不仅有国际标准舞蹈赛事、国际象棋、手风琴艺术周等艺术活动品牌,还有高水准的世界顶级画廊画作展示,并诞生了全球绘画者集中的油画生产基地。大芬村是深圳布吉镇的一个占地0.4平方公里的小村庄,本村原住居民300多人。1989年, 尤其是香港画家黄江来到大芬,租用民房招募学生和画工进行油画的创作、临摹、收集和批量转销,由此将油画这种特殊产业带进了大芬村。目前,大芬油画村共有以油画为主的各类经营门店1100家,居住在大芬村内的画家、画工8000多人。众所周知,我国的油画闻名全球。世界油画市场中80%的油画来自中国,而这80%中大芬村就占有60%的份额。大芬油画的销售以欧美及非洲为主,市场遍及全球。
主题文化:深圳诞生了我国最早的主题公园一锦绣中华。它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实景微缩景区,生动再现了华夏5000年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在景区既可以欣赏各民族民居及风情、数百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还可以参加各民族的歌舞表演、民族工艺品生产和民族风味食品的制作等,景区旅游资源呈现多样性和丰富性。
移民文化: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1980年,特区刚成立之时仅33万人口,而到2016年深圳常住人口达到了1190万, 年均增长117%,年度新增的人口星指数上升趋势。来自各地的“深圳人”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深圳的文化,除了有深圳本土文化,还融合了全国各地文化,形成绚烂多彩的移民文化。
文化活动: “科学说”和“科普周刊”等电视、报纸栏目,深圳读书月、深圳晚八点、社科普及周、创意十二月等品牌文化活动。此外,要培育更多本土文化品牌。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被誉为“智慧体操”的国际象棋运动,在深圳的发展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国际象棋文化+舞戏,实现既能学又能玩的目的。台剧”这种形式为青少年呈现别具一格的国际象棋文化科普,配合互动游戏,实现既能学习又能玩的目的。
文体设施:主要的文体设施包括深圳文化馆、深圳美术馆、深圳博物馆、深圳红树林湿地博物馆、深圳科技馆、深圳图书馆调剂书库、深圳影视动漫互动体验馆、宝安广播电视发射中心、广东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深圳福田园区、深圳书城(龙岗城、龙华城、光明城、湾区城和大鹏城)、深圳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等。深圳报业集团、广电集团、出版发行集团等3大国有文化集团。
佛山市
发展概况
1、发展历程
基本简况:佛山简称“禅城”。位手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城市,东邻广州,南邻港澳,与香港、澳门分别相距231公里和143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佛山全域土地面积3875平方公里,人口740万,2016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30亿元,经济排名广东省第三,人均CDP超上海,是全国工业产值过2万亿的第六大工业城市,佛山还是全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之一。佛山是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发展历程:佛山坐拥珠江两大千流西红、北江,是古代岭南咽喉之地。唐宋时期,佛山的手工业、商业和文化已十分繁荣。明清时,佛山南贾云集,是工商业发达的岭南重镇,与湖北的汉口镇、江西的景德镇、河南的朱仙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清末,佛山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治地之一。如今,佛山是“广佛同城”“广佛 肇经济圈” “珠三角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佛山还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做优、做大、做强,打选质量佛山。2016年,佛山I业技改投人553亿元,位居广东省第一。
2、民企主导
民营经济是佛山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佛山当下最强势的企业巨头如美的、万和、志高等均为民营企业。在市场主体中,佛山全市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注册超40万户,民营企业占95%,民营经济对佛山GDP贡献率为63%。2014年,佛山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产值达1.31万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69.6%,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高达79.8%。
特色文化
1、文化底蕴
多元文化:佛山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具有民间特色和地域特色。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岭南文化分支广府文化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是著名的武术之城、民间艺术之城、陶瓷之都、美食之乡。此外,佛山的藤编、剪纸、年画、龙舟、龙狮、彩灯等传统文化也是佛山的重要文化品牌,在后代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佛山文化备受全国人民的青睐,一场场充满佛山特色的文化表演多次人选央视、各地方台晚会节目榜单。
文化高地:佛山是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叶问、李小龙、黄飞鸿等武术大师都出自佛山,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和流派其根都在佛山。佛山在2004年就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首个“武术之城”的称号,至今还是全国唯一的武术之乡。多年来,佛山武术通过多部影视作品和各种媒体得以广泛宣传,初步探索 “以商养武”形式实现产业化经营道路。
2、商业文化
家电文化:佛山是我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地之一,以美的集团为代表的小家电,具有世界级品牌、产品与商业文化地位。
专业城镇: 以家电、五金、塑胶等为特色的专业城镇,形成了商业文化特色。如北洛镇有碧桂园与美的两家世界500强企业。
工业重镇:佛山是全国7个过2万亿工业产值的城市之一。7个城市为苏州、上海、深圳、天津、佛山、广州、重庆,其中唯佛山行政级别最低。
3、其他文化业态
美食文化:佛山是粤菜的发源地之一,是广东有名的“美食之乡”,素有“食在广东,厨出凤城”的说法。顺德菜以清、鲜、爽、嫩、滑为特色,讲究火候,最有名的顺德菜要数鱼生、双皮奶和粥底火锅。为挖掘美食文化,顺德每年都会举办为期一周的“美食节”,期间会邀请各地的顺德名厨“回家相聚”,顺便也让好食之客一次性尝遍顺德菜之精华。
陶艺文化:佛山是我国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佛山陶瓷在全国陶瓷行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以石湾陶瓷为代表,石湾陶瓷最早可上溯到唐朝。“石湾公仔” 成了口碑,在广东几乎每户人家均有收藏或使用,已成为佛山的文化符号。民间流传着“石湾陶,景德瓷”的说法,也可以看出石湾陶艺地位。但不同于景德镇是官窑,石湾窑是民窑,主要是为市场需要而生产,为外销需要而生产。除了生产日常用陶瓷外,还大量生产美术陶瓷等作品。
龙舟文化:佛山龙舟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佛山九江的龙舟文化名扬天下,九江队曾代表中国出战亚运。将龙舟文化打造成佛山城市文化品牌已成为佛山人的共识。每年端午前后各类龙舟主题民俗活动层出不穷,比如年年传承的龙舟赛、起龙船、吃龙舟饭等。近年来,社会上也涌现了不少龙舟主题公园、建设龙舟基地等新点子。
东莞市
发展概况
1、发展历程
基本筒况:东莞,又称“莞城”,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东岸城市,南临深圳,是“广东四小虎”之首。加工制造业发达,被誉为“世界工厂”。辖区全部土地面积约2500平方公里,人口825万,201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275亿元。东莞有港澳同胞约12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东莞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岭南文明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改革开放以来,东莞累计引近700多亿美元外资,年进出口总额超11000亿元,开放型经济已经成为东元的重要标志。
发展历程: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东莞以“三来一补”为突破口,发展对外加工业,吸引外商投资,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东莞特色,并实现由农业城市向工业城市转变的具有外向型特征的经济发展道路,但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高达380%。如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推行“再工业化”战略,东南亚以更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吸引贸易订单转移等多重压力的推动下,传统加工贸易行业承受较大下行压力,东莞不得不寻求转型升级的出路。
2、城市地位
“世界工厂”:东莞的核心是制造业,实力雄厚,形成与国际接轨、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2016年全市工业产值超过14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占90%以上。目前,全市集聚了89万市场主体,8万多家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868家。58%的玩具东莞制造,全球70%的鼠标、键盘、电容器产自东莞。此外,东莞智能手机产业发展较快,全球每5部智能手机就有一部来自东莞。华为、OPPO、VIV0手机出货量均进入全球前五、稳居全国前三,国内市场份额50%以上。
“篮球城市”:篮球成为东莞新的城市名片。近20年来,东莞篮球高速发展,东莞成为全国所有城市里唯一同时拥有两家CBA球队、一家WCBA球队。东莞现有的篮球场超0000个,几乎每个村每个社区都拥有自己的篮球场和篮球队,各个级别的联赛、邀请赛、友谊赛、对抗赛此起彼伏。东莞的宏远篮球俱乐部是当时第一家民营职业篮球俱乐部,宏远队如今已坐拥8个CBA总冠军奖杯,是CBA历史上夺冠次数最多的球队。
文化特色
1、近现代史发源地
“虎门销烟”: 18世纪,为打开拥有庞大人口的潜在消费市场,英国向实行“闲关锁国”、 产品自给自足的中国倾销工业产品无果后,便企图向中国全力倾销鸦片。鸦片贩子受到中国人的极力追捧,全国有200名万人染上烟瘾,同时也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当时清政府密令林则徐执行销烟任务。于是,林则徐在东莞虎门当众销毁了237万公斤鸦片,这就是历史上的“虎门销烟”事件。
综合发展:过去几年,东莞高度重视文化产业。以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网络服务为重点的新兴文化产业,以文化旅游、文化会展为重点的特色文化产业,以演艺娱乐、印刷复制为重点的传统文化产业齐头并进,蓬勃发展。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320.41亿元,占东莞全市GDP的比重5.11%,“十二五” 期间年均增长13.4%。
传统文化: 2015年,东莞共有印刷企业3275家,印刷产业工业总产值362亿元,居广东全省地级市第一; 2015年全市电影票房收人5.55亿元,增长56%,票房规模居全省地级市第一。2015年在广电总局备案的东莞原创电视动画片总时长为14660分钟,位居全国前列。
2、主要业态
会展文化:依托制造业基地,东莞会展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东莞的会展业逐渐成熟,并渐成体系。借展会搭平台促交易,强大的会展产业现在已经成为驱动东莞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东莞每年举行的大小展会有数百场,家博会、海丝博览会、漫博会、智博会、名家具展等,平均每6天就有一个成规模的展会在东莞开办。东莞名家具展是世界著名的家具专业展;每四年举办一届的广印展,是中国第二大、世界第三大国际印刷展;智博会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机械展之一。东莞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华南工业展览之都”。
莞香文化: 莞香的产地集中在东莞地区,因东莞而得名。它是一种用来制作香料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早在唐朝传人广东,宋朝时得到普遍种植。莞香是东莞特有的珍贵特产,品位高、经济价值大,自元明两代以来在东莞已是内庭贡品。当时莞邑地区广泛种植,但以大岭山最为出名。近年来,莞香的价值被重新认识,东莞开始大规模种植莞香,并将之作为文化品牌来打造。
流行文化:港台消费升级推动了东莞的KTV等流行服务行业的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批港、台商来广深之间尚未开发地价便宜的东莞投资办厂,为了更好地服务这批投资商,东莞学起了香港流行的夜总会和日本娱乐方面的先进经验。在日本成人电影的基础上,东莞融人泰式按摩的精髓,再根据中医人体穴位原理,经过反复实践与摸索,研发了东莞桑拿最初的十几式服务项目。随后,东莞桑拿便开始名扬四海,不少香港客、广州客、深圳客慕名前来。
平台文化:截至2015年底,东莞成功举办了七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六届中国(东莞)国际沉香文化艺术博览会、三届中国(广东)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和2012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为文化产业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展示平台和交易平台。
惠州市
发展历程
基本简况:惠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的东江之滨,毗邻深圳、香港,是珠江三角洲东岸的中心城市之一。2016年末总人口475万,地区生产总值3140亿元,全省排在第五位。惠州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素有“粤东门户”“岭南名郡”之誉,简称“鹅城”。惠州港为国家一级口岸,水路距香港仅47海里,惠州海岸线长223公里。
发展历程: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惠州从一个单纯的自给自足的农业小城一跃成为广东地级强市,尤其是工业发展飞速。在20世纪90年代,思州经济发展呈现以国资为主导的特点,但与广州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老国企不同,惠州发展的是一批新兴的、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经过市场经济洗礼和市场竞争而成长起来的国资企业,以TCL、德赛、华阳等几大国企为主,构成惠州的产业支柱。这几大国企与深圳的赛格集团、康佳集团、三九集团等一起,被学术界称作“南派国企”。改革开放以来,惠州先后吸引了5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客商在惠投资兴业,累计办起90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
特色文化
1、文化兴市
惠州实施“文化兴市”战略,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近两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超5%,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惠州将“转型”与“创新”作为“十三五” 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基调。
体育文化:惠州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不断升格,从“第十三届省运会”“省港杯”足球赛,到全国百城自行车赛总决赛,再到世界级顶级专业赛事和奥运会的热身-2016年世界男子水球联赛总决赛。国际水球联赛期间,来自美国、巴西和中国等8个国家的水球队展开激烈的角逐,央视体育频道对龙舟赛事进行全程的跟踪报道。
历史文化:惠州,自古至今是岭南的东大门,是南中国重要的军事要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区级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北伐战争时期和第次土地革命时期东江地区工农武装斗争的指挥中心。惠州的三洲田起义打响了反清的第一枪。近现代史上,惠州涌现了一大批如廖仲恺、邓演达、叶挺等民主志士和革命家。
宗教文化:惠州分布着我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罗浮山, 罗浮山素有“岭南第一山”的美称。惠州和罗浮山是广东道教的一 个重要发源地。罗浮山是中国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七大洞天、七+二福地的第三十四大福地,准家著名理论家葛洪在此完成了有名著作《抱朴子》。传说黄大仙、何仙姑、铁拐李等神仙都曾来过罗浮山
2、生态文化
四东文化: 四东文化即东江、东坡、东征、东纵,是惠州市独具特色的文化亮点,并日益成为惠州的城市名片。近代史上,东江地区革命战争重点以东征民主革命文化、东江流城苏维埃革命文化、东纵抗日爱国文化为标志的革命历史文化。东坡文化为惠州带来的不仅是富有诗意的西湖景区,还对惠州后来的文化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蓝绿惠州:惠州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2.34%,仅次于肇庆,成为全省首个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地级市。2015年广东评选的十大生态城镇,惠州占了半壁江山,即有5个生态小镇来自惠州。惠州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把城乡绿化和森林建设纳人城市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四绿工程”是惠州的特色,不单打造“生态绿谷” “森林氧吧”,同时养护“绿肺”,强壮“绿肾”。
多元文化:惠州位于广州、梅州、潮汕之间,据守通衢,广府、客家和潮汕三大广东本土文化交融于此。同时,外受中原文化的浸润滋养和海外西洋文化的影响,孕育出惠州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
江门市
发展概况
1、发展历程
基本简况:江门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是珠江口西岸的中心城市之一,别名四邑、五邑。全市土地总面积9541平方公里,2016年末总人口452万,2016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240亿元,排名广东省第六。江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既有辉煌的工业历史,还曾是广东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交通枢纽,如今承载着“珠西崛起”的梦想。
发展历程:江门是一个老牌工业城市,历史上的江门也曾红火过。早在14世纪,得益于天然地理优势,江门成为商品集散地;到20世纪初江门埠的建立,江门成为了西江的第一个上下客货停靠站,带来了二三十年代江门的繁荣。江门的发展始于20世纪初的江门造纸厂、30年代的江门船厂、50年代的江门甘蔗化工厂”,直到20世纪80年代仍红红火火事普全国。当时江门GDP全省第二,仅次于广州,后来被佛山、深圳、东壳、惠州,中山陆续赶超。
双创城市: 2015年5月,江门在全国各城市间经过层层选拔,连克劲敌,以第一名的成绩竞标获得首批全国15个小微双创基地示范城市之。成为全国双创示范城市后,市政府出台“维鹰计划”及“1415” 小微双创扶持政策,并确定了一批重点项目。历时一年多,江门的小微双创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的佳绩。江门率先在国内制定了科技型小微企业评定标准。目前全市登记注册市场主体突破26万户,2015年小微企业营业收人3051亿元。3年内江门将安排45亿元资金(国家6亿元、省3亿元、市财政筹集36亿元)专项用于支持小微双创工作。
特色文化
1、桥海文化
文化地位: 自2011年江门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起,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扶持鼓励优先发展、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产业项目。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江门的文化产业初具规模,文化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日趋完善,产业转型升级效果凸显。据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江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1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约4%,全市各类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达到3500家。
侨乡文化:江门五邑是全国著名侨乡,侨乡文化独具魅力,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万,约占全国海外侨胞的十分之一。华侨华人资源分布在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港澳地区有不少是江门五邑籍的乡亲,其中澳门占了三分之一左右,香港可能占到六分之一。华人华侨保护祖国和建设家乡的贡献十分突出。抗日战争时期,华侨们捐款捐物,认购国债;美国华侨开办飞机工厂,帮助祖国生产战机;侨胞们开启“不供给运动”阻拦运载废铁的轮船装货、远航至日本。改革开放后,侨汇是支持侨乡经济建设、回国投资、捐资兴办公益事业,也是我国外汇收入的重要渠道。
海洋文化:江门市是广东的海洋大市,海域辽阔,海岸线长,海岛众多。全市领海基线以内海域面积2886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414.8公里,约占全省的1/10;海岛岸线长约400公里,约占全省的1/6;共有海岛561个,数量位居全省第二,海岛总面积249.9平方公里, 上、下川岛分别为全省第二、第六大岛,双双人选广东省“十大美丽海岛”。
2、多元文化
影视文化:成为“华南好莱坞”,一直是江门发展影视产业的夙愿。江门影视资源丰富,华侨本土电影题材丰富。建设以广东色色婚纱摄影基地(鹤山)、开平影视拍摄基地、台山影视拍摄基地、崖门宋城影视拍摄旅游基地为主,并打造华侨文化主题的拍摄基地。
曲艺文化: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总称。自江门开平、新会、台山被授予“中国曲艺之乡”,江门戏曲家们得到大大鼓舞,积极参与各类曲艺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江门文广局出台方案成立五邑粤剧区域联盟,并建设江门文学艺术中心,为艺术家提供创作与交流平台,汇聚了江门本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家。
咏春文化:咏春拳是我国著名拳术南拳之一。2008年鹤山市古劳咏春拳成功申报成为“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咏春拳第四代传人的冯炎良在江门鹤山市古劳镇穆便村开设咏春拳馆,传播咏春拳,目前该馆有师傅5人,弟子400多人。他时刻不忘推广咏春文化,经常率领众弟子进学校传播咏春文化。
会展文化:江门正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努力扩大摩托车博览会、农业博览会、锦鲤博览会、侨乡书香节、动漫节、珠中江进出口商品展销会、卫浴展、牛仔服装节等会展项目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培育会展品牌。加快中国(江门)国际绿色光源博览交易中心建设。依托产业和产品优势,打造江门食品和士特名优产品一条街,筹办每年一届的中国(江门)侨乡文化产业博览会(简称文博会)。
文化品牌活动:江门市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粤剧进校园、“四个一” 文体惠民工程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激情广场大家唱(跳)”“周末大舞台”“新春音乐会” “百姓健康舞”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全面实行免费开放;成功举办江门市新年音乐会、中国(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暨侨乡旅游节、曲艺节、新会葵乡艺术节、开平市乡土文化艺术节、鹤山梁赞咏春文化节、白沙文化节等大型文化活动。
珠海市
发展概况
基本简况:珠海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最活跃的珠三角城市,位于珠江口西南部,东与香港隔海相望,南与澳门相连,距离广州大约130公里,港珠澳大桥通车后珠海至香港的车程将由目前的3小时大幅缩减至半小时左右。珠海设有拱北、横琴等8个国家一类口岸。珠海是一个海滨城市,环境优美,休闲旅游业发达,是我国最早的四大经济特区之一。珠海陆路面积169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3万,是广东省陆路面积和常住人口最小的地级市。2016年,珠海全年完成GDP 2226亿元,位于广东省经济发展前茅,第三轮国企改革领跑全省。珠海目前已有10所大学。
发展历程: 1980年珠海成为经济特区,当时的特区面积只有6.81平方公里,后经过两次调整,扩大到121平方公里,2009年,横琴被纳入特区,珠海经济特区总面积扩大为227.46平方公里。2008年国务院颁布的珠三角发展规划实施纲要中提出将珠海作为珠江西岸的核心城市。近些年,随着长隆、乐高等本地主题公园及游乐设施的兴起,珠海旅游业发展起来了。改革开放之初,珠海GDP只有3.75亿元,2016年这一数字增长为2226亿元。36年后,珠海GDP增长近600倍。
特色文化
1、现代文化
航展文化:中国航展是珠海最大的金字招牌和国际品牌,全世界人记住了珠游。中国国际航天航空博览会又称“珠海航展”,是我国唯一由中央政府批准举办的国际性的专业航天航空展览。它是集实物展示、学术交流、贸易洽谈和飞行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专业展览,是世界五大航展之从1996年在珠海举行的第一届国际航展,到2016年的第+-届航展,这21年的时间里,珠海航展越来越专业化、国际化,效益日益显著、魅力与日俱增。
通过航展这一平台,大批优质航空企业和项目与珠海结缘,为珠海航空产业发展注人强大动力。
口岸文化:珠海是我国重要的口岸城市,共有拱北、横琴、九州港等8个国家一类口岸。其中,九州港是我国最大的水路客运口岸,拱北口岸是我国第一大陆路口岸。2016年全年珠海口岸客流达1.36亿人次,其中拱北边检站旅客年验放量占整个珠海边检总站旅客年验放量的90%以上,日均客流36万人次,单日客流最高达41.3万人次,高度聚集了人流、物流、商流,也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
2、业态文化
岛屿文化:珠潍是珠三角中海洋面积最大、岛屿最多、海岸线最长的城市,素有“百岛之市”之称。珠海共有大大小小的岛屿164个,其中横琴是最大的岛屿,面积86平方公里,是澳门的3倍,可供开发的土地53平方公里。白沥岛是珠海市的第二大岛,一直是南海三大军事基地之一。此外,还有数个旅游度假岛屿。
中山市
发展概况
基本简况:中山是珠三角几何中心,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出海口。中山是珠江三角洲西岸城市,广州一小时经济圈,与深圳和香港隔海相望,至香港51海里,距澳广]60公里。市境总面积1770平方公里,人口320万,祖籍中山的海外华侨和旅居港澳台同胞有80多万。2016年中山GDP 3203亿元,位列广东省第六。中山与顺德、南海、东莞一起组成“广东四小虎”。
发展历程: 5000年前,中山是孤悬于珠江口外伶仃洋上的岛屿。唐朝时,因珠江口的大量泥沙冲积成平原,随着平原的扩大形成陆地。香山建县之初,属地是一群互不相连的海岛,只有近万户人口的落后半农半渔经济;清朝时,随着中原人口的大量迁人,人口激增。可以说,清朝之前的中山都是比较落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山得到了飞速发展,多个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全省100多个县的前列。近代的中山人才辈出,在我国近代史上书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1989年, 中山被国家统计局列为我国第一批的6个跨人小康水平的城市之一。
特色文化
1、文化兴市
2011年,中山市被评为历史文化名城。近几年,中山市在孙中山文化的研究、传承、发扬方面取得卓越成效,以翠亨村为基点建设全球最大的孙中山文化基地。文化产业以超过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发展,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涵盖了历史文化、产业文化、旅游文化等主流文化。亨革命文化:中山是革命领袖孙中山故里,我国唯一一个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城市。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孙中山成为众人拥护的伟人。孙中山的政治思想与理论体系、经济思想和社会主张为中山市乃至全国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富。中山文化既是中山市的文化资源又是文化品牌。近几年来,中山市有关方面在中山文化交流与发展付出了努力,孙中山文化专题研讨会、中山装、“中山杯”华侨文学奖、中山主题组歌、中山或辛亥革命主题电影电视剧等,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
香山文化:香山文化其实是指包括珠海、澳门、中山在内的地域文化,是岭南文化的分支。它既继承了母文化岭南文化特色,又融合了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洋文化、古南越文化而形成的新的产物。香山文化特点简单概括为“博爱、创新、和谐”。一系列历史名人出自香山区域,如“三民主义”的孙中山先生、“民国第一内阁总理”唐昭仪等。
2、现代文化
灯饰文化:中山古镇被称为“中国灯饰之都” 灯饰是古镇的龙头产业,也是古镇的经济支柱产业。杭州G20峰会、北京奥运会鸟巢的灯光都有古镇灯饰的身影。从1982年至今, 经过政府二十多年的引导和扶持,古镇已发展成全国灯饰行业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目前,古镇登记在册的灯饰企业4000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形成了7公里“灯饰一条街”。产品畅销海内外,占70%的国内市场份额,出口远至美国、欧洲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菊花文化:小榄菊花会被评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菊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小榄人爱菊且善栽菊,素有“菊城”称誉,菊花给小榄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南宋时候小榄就开始垦荒遍地种植菊花,并出现了赏菊、品菊、菊花宴(以菊花为原料做成各道美味佳肴)等菊花文化活动。明清时期,以菊吟诵、菊花大会等深化了菊花文化内涵。1959年是建国后小榄举办的首届菊展,展期虽七日,观众却近30万人次。珠江电影制片厂还专门制作了一部名为《菊花》的纪录片,省内外一些报刊连日大篇幅报道了菊会盛况。
水乡文化:中山三面环水,河网密度大。中山民众镇有35平方公里的水域,即全镇1/3面积都是纵横交错的河网地带,有“岭南水乡”之誉。2016年民众镇地区生产总值63.2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2.41亿元,三次产业比例为8.9:39.7:51.4。民众镇人口10余万,居民大多临水而居,享受着宁静而古朴的生活。在民众镇的东部有个纯农业自然村,周围没有一家工厂,水乡的两侧村落都保留着水乡原貌。
红木文化: 中山大涌镇是我国最大的红木家具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家具行业专业镇,红木家具名扬四海。近40年来,大涌人在红木产业精耕细作,逐步取得行业话语权。2013年,中山开始筹备建设的红博城。2015年中国红木家具业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最大冷市。于是,各红木企业不得不开始探索转型升级之路。2016年全国品牌红木家具经销商大会上,红博城内的红木家具经销企业,10天成交额超3亿元,带动大涌镇其他企业成交超5亿元。
肇庆市
发展概况
基本简况:肇庆位于广东省的中西部,西江中游,与佛山市、江门市接壤,别名端州。现辖区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405万。肇庆是一个风光旖旎、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的岭南山水城市。肇庆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还是沟通中西文化的第一城。肇庆“扼两粤喉咙”,交通便捷,市区距广州100多公里、深圳200余公里、澳广]180公里、香港水路143海里,是沿海发达地区通往西南各省的重要交通枢纽。
发展历程:近20年来,肇庆发展缓慢,究其原因是思想解放不够。早在改革开放之初,肇庆也曾辉煌过,涌现了许多敢为人先的事迹。高要农民陈志雄打破旧制度率先雇工承包鱼塘,产生极大社会影响,引发《人民日报》大讨论,得到中央领导关注和肯定;四会敢于打破常规,创造“外引内联”的办厂模式,直接促使广州白云山制药厂成立四会分厂等。曾经高要县的改革大刀阔斧、敢想敢干,在发展工业上大胆引进外资。反观现在的肇庆,当年的担当和实干精神早已销声匿迹了,某些地方与相邻的珠三角各市相差甚远。近20年的落后也让肇庆人彻底清醒了,利用区位优势,确定了加快融人珠三角的“东融西联”战略。
特色文化
肇庆是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一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岭南名郡”。2200多年的历史长河,给肇庆留下了300多处丰厚的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如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北宋廉政清官包拯、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北伐名将叶挺、革命领袖孙中山等,都曾在肇庆留下足迹。
包公文化:历史上著名清官包拯曾在肇庆任知州,留下了多处文化遗迹,如包公祠、包公楼、包公井等。星岩题刻上有包公存世的唯一手迹,这些形成了独特的包公文化。为传承包公文化,肇庆建有包公文化园和包公文化博物馆。其中包公文化园是广东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结合情景剧《包公颂》演绎具有“勤政为民、刚正不阿、铁面无私、清正廉明”清官文化内涵的廉政文化。
红色文化:肇庆是中国第一支军队党组织的诞生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在民主革命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都有着不凡的历史,也留下了许多感人的事迹和遗迹。叶挺独立团遗址、周其鉴故居、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军队纪念馆、七星岩等,如今都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红色旅游景点。叶挺独立团于1925年在肇庆成立,团部设在肇庆阅江楼,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 在北伐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赢得了“铁军”称号。
端砚文化:端砚是我国的四大名视之首,早在唐初就是朋廷贡品,成为中国砚文化的代表,文人墨客趋之若臂。距离肇庆城区五六公里的白石村制作端砚的历史源远流长,这里的村民世代以砚为耕,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品质堪称一流。白石村90%以上家庭从事制砚,全村年产砚8万件左右,总产值约2300万元,人均年收人达1.2万元。在白石村的中国端砚展馆可深人和全面地了解端砚文化。现有端砚博物馆。肇庆端砚与湖笔、宣纸、徽墨并称为“文房四宝”。
龙母文化:肇庆龙母文化是以德庆悦城为中心的地方特色文化。龙母是母系氏族社会西江流域的部落首领,是珠江和西江流域龙的传人的始祖。崇拜和信仰龙母已成为一种民间习俗,肇庆悦城龙母文化包含孝亲、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丰富的主题。它虽是西江流域土生土长的文化,但它的影响所及遍布整个珠江流域、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侨华人居住地,龙母文化是龙文化的延伸,是光辉灿烂的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悦城龙母庙名震四海,是广东省内香火最旺、鞭炮最多、最富神奇色彩的庙宇。孔子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主流文化。德庆学宫是岭南最古老的儒学传播基地。近年肇庆的多地都在大力弘扬儒学文化,通过举办学龄儿童开笔礼、春秋祭孔典礼、开办孔子学院、读《三字经》等一系列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活动,让广大青少年进一步了解儒家文化的名人故事、历史典故和诗词歌赋,培养青少年“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思想品德。
六祖文化:肇庆是六祖惠能的成佛之地。唐代著名禅宗六祖惠能当年为躲避追杀,在肇庆的怀集和四会深山隐居修行16年。这16年间,他隐身于猎户之中,历经生活苦难的磨炼,从生活中领悟禅机,由自然现象契人宇宙真理,使得从印度传人的佛教中国化,创立了中国特色佛教。惠能也因此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亦是中国佛教真正始祖。始建于唐朝,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四会六祖寺,吸引了众多海内外善男信女前往参拜。怀集和四会也因惠能而广为世人熟知。
石刻文化:肇庆石刻非常丰富。星湖石刻群、德庆华表石刻、德庆三洲岩石刻、香山石刻、高要神符岩石刻、封开石中界石刻、大篆岩石刻、怀集花石峰石刻等,很多都是明清时期留存的。其中七星岩摩崖石刻是我国石灰石石刻数量最多,历史延续性最为完整,保存最为集中的崖刻群。2001年,被国务院评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