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是笔者观看「汤质私房课之关于说话的一切」时所做的总结,这门课带给了我很多启发,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Part1,我们花了这么长的篇幅只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好好说话是一件很困难很复杂的事。而我们真正关心的问题是:情况这么复杂,任务这么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把一件事向另一个人说清楚,似乎是个「如何组织语言」的问题,一个机械的“结构工程学”问题。必定有很多规范、公式和套路,易上手,好操作。学了很多套路和公式才发现,这「事」儿并不简单。我们无法仅凭沟通公式说清楚一件事,或者,即便说清楚了一件事,也无法达成沟通的目的。何以如此呢?
交往是个三角结构,我们将语言活动分出两个维度,「人与人」这边属于权力关系维度,「人与事」这一侧属于内容维度。
在关系侧,语言活动最终目标是与他人达成亲和关系;在内容侧,则是让他人对一件事形成深刻理解。人们贪心,希望同时达到两个目标,才有了那句「既说到点子上,又说进心坎里」。
而在Part2这部分,我们将从关系侧入手,探究交往活动中的发自内心的相互尊重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推演,符号学最终给出的答案竟然是「互为主体」,也就是《阿凡达》所说的“I See You”,而这可以进一步概括为:
- 打破预期,顺应张力;
- 主动选择,互为主体;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Tips:可点击右上角下载阅读